司马光(1019-1086年),字君实,号迂叟,历仕四朝,政绩卓著,所著《资治通鉴》是编年体第一巨著,万世流传。
1. 由俭入奢易,由奢入俭难。
出自宋·司马光《诵俭示康》。由勤俭朴素堕落到穷奢极欲很容易,从穷奢极欲进步到勤俭朴素很困难。人若想保持淡泊的心境,就必须有极强的自制力和深厚的修养,如果意志薄弱,那么各种欲望就会迅速膨胀。因此养成勤俭朴素的习惯,对人生来说是极其重要的。
2. 学者贵于行之,而不贵于知之。
出自宋·司马光《答孔文仲司户书》。学习的人贵在能够把所学的知识,用到史记中去,而不是仅仅的去学习知识。
3. 学者贵于行之,而不贵于知之。
出自宋·司马光《答孔司户文仲书》。学习的人贵于将所学到的东西运用于实践,而不是为了单纯地学习知识。此言学习贵在学以致用。
4. 众人皆以奢靡为荣,吾心独以俭素为美。
出自宋·司马光《训俭示康》。社会上人们都以奢侈、靡费为荣耀,互相追逐、攀比,只有我心里独独以俭约、朴素为美德嘉行。这是作者对当时社会上追求奢华、靡费,喜欢炫耀、显摆的坏风气的一种批评,也表现了作者以俭约、朴素为高尚的价值观念。
5. 相见争如不见,有情还似无情。
出自宋·司马光《西江月·佳人》。争:怎么。见了面反惹相思,怎么也不如当初不曾见面;不见面就不生情、就没有痛苦,人有情还不如没有情为好啊。词句反映了作者对所见舞姬的眷念之情,内心性灵流露,意味隽永深长。
6. 竹林近水半边绿,桃树连村一片红。
出自宋·司马光《寒食许昌道中寄幕府诸君》。近水竹林映于水中,半边水面为之变绿;村落周边桃树成林,花开红成一片的景象。诗句描写春日桃花竹林与水村相映成趣之美。
7. 天下之事,未尝不败于专而成于共。专则隘,隘则睽,睽则穷;共则博,博则通,通则成。
出自宋·司马光《张共字大成序》。专:这里指专擅。天下的大事没有不是失败在于专,而成于共同努力。专就会变得狭隘,狭隘就会众叛亲离,众叛亲离就会使得自己陷入困境。与大家一同齐心协力的努力,便会畅通无阻,最终而取得成功。
8. 古人有言曰:“慈母败子。”爱而不教,使沦于不贤,陷于大恶,入于刑辟,归于乱亡。
北宋司马光《家范》。古人说:“慈母多败儿。”疼爱自己的孩子,而又去加以管教,使得子女变得不贤明,堕入恶道,甚至犯不赦之重罪,最终身败名裂。
9. 四月清和雨乍晴,南山当户转分明。更无柳絮因风起,惟有葵花向日倾。
出自司马光《客中初夏》。这是司马光的一首政治讽喻诗。月风清日暖时节,雨后初晴,再也看不到柳絮随风飘舞的景象了,只有向日葵在阳光的沐浴下尽情绽放。
(责任编辑:梦月)
评论